欢迎光临浙江省成人高考网,今天是
咨询电话:16657169113 网站地图 RSS地图
浙江省成人高考网
了解成考
技巧心得
成绩查询
准考证打印
分数线
学士学位
首页
  • 考试报名
  • 成考政策
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领准考证
  • 现场确认
  • 志愿填报
  • 录取查询
  • 录取分数
招生
  • 成考简章
  • 成考专业
报考
  • 新生必读
  • 报考系统浙江成人高考报名系统
  • 考试教材
  • 考试大纲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考试科目
备考
  • 历年真题
  • 模拟试题
  • 辅导讲义
  • 技巧心得
学历
  • 函授本科
  • 函授学历
  • 函授大专
  • 函授报名
您当前所在位置: 浙江成考网 > 语文> 2023年浙江成人高考《高起点》语文:文言虚词阐释

2023年浙江成人高考《高起点》语文:文言虚词阐释

2023-04-17  来源:浙江成人高考网  【大 中 小】   浏览热度()


  代词

  可指代人、事、物等,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。例如:

  (1)君子疾夫舍曰“欲之”而必为之辞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之:指代所行之事,可译作“这样做”,分别充当“欲”和“为”的宾语)

  (2)七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(《寡人之於国也》之:提到动词“有”之前的宾语,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。)

  (3)野语有之曰。(《庄子?秋水》之:指代“野语”的内容,可译为“这样的话”,充当“有”的宾语。)

  (4)孟尝君怪其疾也,衣冠而见之。(《冯谖客孟尝君》之:指代冯谖,充当“见”的宾语)

  (5)公赐之食,食舍肉。(《郑伯克段于鄢》之:指代颍考叔,充当“赐”的近宾语。)

  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,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。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,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。例如:

  野语有之曰,“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”者,我之谓也。(《庄子?秋水》我之谓:谓我。)

  《诗》曰:“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”其是之谓乎?(《郑伯克段于鄢》其是之谓乎:大概说的就是这吧。)

  其李将军之谓乎?(《李将军列传》其李将军之谓乎:也许说的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。)

  惟陈言之务去。(《答李翊书》陈言之务去:务去陈言。)

  连词(结构助词)

  1. 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(定中结构)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,表示多种修饰关系,通常可译为“的”。例如:

  (1)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,何以代为?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(2)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可以食肉矣。(《寡人之於国也》)

  (3)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随、和之宝,垂明月之珠,服太阿之剑,乘纤离之马,建翠凤之旗,树灵鼍之鼓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2. 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、谓语前,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,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构,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、宾语、状语、定语等。此时根据上下文,通常可译作“的”、“……的时候”、“……的样子”、“……的情况(条件)下”等,也可不译出。例如:

  (1)寡人之於国也,尽心焉耳矣!(《寡人之於国也》寡人之於国也: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。充当全句的主语。)

  (2)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。(《马伶传》李伶之为严相国:李伶扮演的严相国。充当句中主语。)

  (3)此其自多也,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?(《庄子?秋水》尔向之自多于水:你以往因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。充当“似”的宾语。)

  (4)相与枕藉乎舟中,不知东方之既白。(《前赤壁赋》东方之既白:东方已亮。充当“知”的宾语。)

  (5)广之将兵,乏绝之处,见水,士卒不尽饮,广不近水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广之将兵:李广带兵的时候。充当状语。)

  (6)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,贺兰嫉巡、远之声威、功绩出己上,不肯出师救。(《张中丞传后叙》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: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。在全句中充当状语。)

  (7)此吾之所为师也。(《马伶传》吾之所为:我师从的,充当“师”的定语。)

  动词

  表示“去”、“往”、“到……去”、“到达”等意思。如:

  驱而之薛,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,悉来合卷。(《冯谖客孟尝君》之薛:到达薛地)

  大军不知广所之,故弗从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所之:去的地方、去处)

  其

  (一)代词

  可指代人、事、物等。与“之”不同的是,上古汉语中“其”时常隐含结构助词“之”的

  意思,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,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。魏晋以后,“其”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,也可用作主语。例如:

  (1)河内凶,则移其民於河东,移其粟於河内。(《寡人之於国也》前一“其”指河内,可译为“那里的”;后一“其”指河东,可译为“河东的”)

  (2)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。(《庄子?秋水》其:指代河伯,可译为“他的”)

  (3)其后用兵,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。(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其:指代前事,可译为“此”、“这”。)

  (4)愈尝从事于汴、徐二府,屡道于两府间,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。(《张中丞传后叙》其:指代当地百姓,充当主谓结构中的主语。)

  (5)夫其以李伶为绝技,无所干求。(《马伶传》其:指代马伶,可译为“他”,充当句中主语。)

 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,古汉语中“其”的指代对象可以灵活多样,作为指示代词,可用作特指、远指、近指;指代人物时,不仅可指代第三人称,也可指代第一、第二人称,这都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。例如:

  (1)长者闻之,得无厌其为迂乎?(《报刘一丈书》其:此为作者自指,可译为“我”)

  (2)李生足下:生之书辞甚高,而其问何下而恭也!(《答李翊书》其:指李生,这里可译为“你”)

  (二)语气词

  作为语气词,“其”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,可表示多种语气。

  1. 表揣测语气,可译为“大概”、“恐怕”、“也许”、“可能”等。例如:

  (1)虽然,待用于人者,其肖于器邪?(《答李翊书》)

  (2)千金,重币也;百乘,显使也。齐其闻之矣。(《冯谖客孟尝君》)

  (3)若是,则与吾业者,其亦有类乎?(《种树郭橐驼传》)

  2.表叮嘱、劝勉、期望、命令等语气,通常用于祈使句中,可译为“一定”、“千万”等。例如:

  (1)与尔三矢,尔其无忘乃父之志!(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其无忘:可译作“千万不要忘记”)

  3.表反问语气。可译作“岂”、“难道”、“哪里”等。例如:

  虽如是,其敢自谓几于成乎?(《答李翊书》)

  若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,其谁曰不然?《郑伯克段于鄢》

  4. 强调语气,可译为“究竟”。例如:

  (1)天下之不亡,其谁之功也?(《张中丞传后叙》)

  (三)连词

  连结并列的句式表示选择关系,可译作“是……还是”或“……还是……”等。例如:

  如是者,其亦足乐乎?其无足乐也?(《答李翊书》)

  者

  起辅助作用的代词。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,“者”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,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,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,以指代一定的人、事、物,可在句中充当主语、定语、宾语、中心语等。可以与“者”组合的词类较多,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,主要有:

  与名词组合:

  主要可分两类:

  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,引出谓语。此时“者”通常可以不译,也可视需要译为“……此人”、“……这个人”、“……的情况”等。例如:

  李将军广者,陇西成纪人也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

  马伶者,金陵梨园部也。(《马伶传》)

 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。(《答李翊书》)

  2.复指名词或名词结构,充当动词宾语。此时“者”通常可以不译,也可视需要译为“……此人”、“……的人(情况)”等。例如:

  (1)齐人有冯谖者,贫乏不能自存。(《冯谖客孟尝君》)

  与数量词组合:

  表示数量的种类。可译为“种”、“样”、“类”、“方面”等,也可不译。例如:

  (1)夫子欲之,吾二臣者皆不欲也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(2)此三者,吾遗恨也。(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)

  (3)此五子者,不产于秦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(4)此数宝者,秦不生一焉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与时间词组合:

  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,可译为“……的时候”等。例如:

  (1)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(2)始者,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,非圣人之志不敢存。(《答李翊书》)

 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组合:

  将原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变成名词性结构,可酌情译为“……的”、“……的人

  (或情况、东西、事情等)”。例如:

  (1)夫物不产于秦,可宝者多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:

  将原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变为名词性结构,也可酌情译为“……的”、“……的人

  (或情况、东西、事情等)”。例如:

  (1)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(2)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。(《庄子?秋水》)

  (3)此所谓“藉寇兵而赍盗粮”者也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(4)秦时为将,逐得燕太子丹者也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

  (5)当是时,弃城而图存者,不可一二数;擅强兵坐而观者,相环也。(《张中丞传后叙》)

  (6)客有吹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。(《前赤壁赋》)

  此外,“者”字结构有一类是提示或强调结果,以引出对缘由的解释,此时可译为“……的原因”等。例如:

 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,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。(《庄子?秋水》)

  若是者何也?(《谏逐客书》)

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,无纤介之祸者,冯谖之计也。(《冯谖客孟尝君》)

  所

  代词

  “所”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助性代词,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结构。与

  “者”不同的是:(1)“所”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,而不是其后;(2)“所”的后面只能接动词,而且通常是及物动词。因此,如果不及物动词、形容词等与“所”字组合,它们自身一般也都变得具有及物动词的性质;(3)“所”字之所以通常与及物动词组合,是因为此时的“所”具有动词宾语的性质。因此,“所”字结构说明的是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物,而“者”字结构则是说明发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、实施者(如“所见”指看到的东西;“见者”则指看东西的主体),二者的意义差别是明显的,决不可混为一谈。例如:

  (1)君臣相顾,不知所归。(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)――所归:归处。

  (2)岂敢盘桓,有所希冀?(《陈情表》)――所希冀:企盼的内容。

  (3)五帝之所连,三王之所争,仁人之所忧,任士之所劳,尽此矣。(《庄子?秋水》)――所连:指禅让的君位;所争:争夺的政权;所忧、所劳:指为此而忧虑、操劳的国事。

  (4)大军不知广所之,故弗从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――所之:去的地方、去处。

  (5)非臣陨首所能上报。(《陈情表》)――所能上报:指能够回报的恩德。

  (6)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(《前赤壁赋》)――所如:去往的地方。

  此外,还有一些由“所”组成的常见结构应当注意:

  1.“所……者”

  此一结构表达的意义等同于“所”字结构,而不等同于“者”结构,亦即说明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,而不是发出或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。例如:

  (1)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、乐、珠、玉,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。(《谏逐客书》)――所重者:看重的东西;所轻者:轻视的东西。

  (2)生所为者与所期者,甚似而几矣。(《答李翊书》)――所为者与所期者:指文章的写作与期盼达到的水平。

  (3)孟尝君曰:“视吾家所寡有者。”(《冯谖客孟尝君》)――所寡有者:缺少的东西。

  (4)所欲忠者,国与主耳。(《张中丞传后叙》)――所欲忠者:愿意效忠的对象。

  所以

  “所以”这一凝固结构表达的意思较复杂,主要有:

  意义比较具体,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、凭借、工具、方法等,可译为“用来……的……”、“凭它来……的”等。如:

  A.所以饰后宫、充下陈、娱心意、说耳目者,必出于秦然后可……(《谏逐客书》)

  B.此非所以跨海内、制诸侯之术也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C.亟称其人,所以劝之,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。(《答李翊书》)

  D.今君实所以见教者,以为侵官、生事、征利、拒谏,以致天下怨谤也。(《答司马谏议书》)

  E. 吾归破贼,必灭贺兰,此知所以志也。(《张中丞传后叙》)

  意义比较抽象,用以引出某种结果的原因,可译为“导致………的原因”、“这就是……的原因”。如:

  A.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B.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,与其所以失之者,可以知之矣。(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)

  C.祸莫大于杀已降,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

  指代缘由、原因的名词性结构,做动词宾语。如:

  A.故今具道所以,冀君实或见恕也。(《答司马谏议书》)

  约数词

  此时接续在数量词后,表示大约的数量范畴。可译为“左右”、“前后”等。例如:

  未到匈奴阵二里所,止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

  诸

  合音词

  1.“之于”的合音(即取“之”的声母、“于”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。“于”古音同“乎”)。 “之”为指示代词,“于”为介词,所以此时“诸”只出现在句中:“之”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,指代上文提到的人、事、物;“于”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,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、处所、地点、内容等。例如:

  (1)用与舍属诸人。(《答李翊书》)

  (2)用则施诸人,舍则传诸其徒,垂诸文而为后世法。(《答李翊书》)

  (3)更譬诸操舟……(《论毅力》)

  (4)公伐诸鄢。(《郑伯克段于鄢》)

  2.“之乎”的合音。“之”为指示代词,“乎”为语气词,此时“诸”只出现在句末:“之”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,“乎”用来结束句子。例如:

  (1)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?求善贾而沽诸?(《论语?子罕》)

  (2)文王之囿方七十里,有诸?(《孟子?梁惠王下》)

  约数词

  此时“诸”作定语,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,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,可译为“各位”、“众”等。例如:驱而之薛,使吏召诸民当偿者,悉来合卷。(《冯谖客孟尝君》)

  而诸部校尉以下,才能不及中人,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


热点关注:

2023年浙江成人高考《高起点》语文考点详解(1)

2023年浙江成人高考《高起点》语文:记叙文写作指导

声明: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浙江2024年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提升训练(8)
  • 浙江2024年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提升训练(7)
  • 浙江2024年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提升训练(6)
  • 浙江2023年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提升训练(5)
  • 浙江2024年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提升训练(4)
  • 浙江2024年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提升训练(3)
  • 浙江2024年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提升训练(2)
  • 浙江2024年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提升训练(1)
便捷服务
2025年全国成人高考还有

天

【考试时间:10月18日-19日】

浙江成考报名系统 浙江成考成绩查询
热门专业推荐
  • 预防医学
    层次:专升本
  • 广播电视编导
    层次:专升本
  • 动物医学
    层次:专升本
  • 法学
    层次:专升本
  • 中医学
    层次:专升本
  • 广告学
    层次:专升本
考生常见问题
  • 2025年浙江省成考信息审核流程
  • 浙江省成考没考过还能继续考吗?
  • 2025年浙江省成考考试必带物品有哪些?
  • 2025年浙江省成考报名照片要求
  • 浙江省成考照片未通过怎么办?
  • 报考浙江省成考选择专业要关注什么因素?
  • 2025年浙江省成考与学士学位的关系
  • 浙江成考录取后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?
  • 2025年浙江成考热门专业及就业方向推荐
  • 2025年浙江成考全攻略 适合报考人群与核心

浙江地区

  • 杭州成人高考
  • 宁波成人高考
  • 义乌成人高考
  • 嘉兴成人高考
  • 湖州成人高考
  • 绍兴成人高考
  • 温州成人高考
  • 衢州成人高考
  • 舟山成人高考
  • 台州成人高考
  • 丽水成人高考

Copyright 2025 浙江成考网(www.ckw.zj.cn)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31588号-1
版权所有:杭州玖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:0571-86028781
本站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科技园路2号2幢908-911室;咨询合作热线:顾老师(18767395320)
浙江成考网,主要为浙江省成考考生提供报考咨询、考前培训服务的网站,所有报考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准。

网上报警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网监